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石头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三国搞点事

正文 第21章 要不要节操?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下一刻,李儒态度明显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又逐字逐句地看起了那篇文章。

    可何瑾这里就苦大仇深、一脸嫌弃地看着那盏黑乎乎的茶水,感觉自己的认知受到了强烈的摧残这他娘的也是茶

    葱姜蒜跟茶一块儿煮也就算了,还加了西域引进的茴香、大料,另外还有肉糜,豆蔻如此浓稠的一碗汤,何瑾终于明白为何汉代的茶,会被称作茶汤了。

    这玩意儿,确定能喝吗

    作为习惯了喝炒茶的人来说,他全身细胞都在强烈呼啸着表示抗拒。何瑾当即就打定了主意,坚决只尝一口吧

    没办法,好奇心谁都有,而且在何府一直没尝过,此番不尝尝哪会甘心

    正好这个时候,李儒也看到何瑾小心翼翼地端起茶碗,就知道他是第一次饮茶,随即投去了鼓励的眼神。

    这下何瑾就却之不恭了,只能微微地抿了一小口。

    然后,难以描述的味道就在口腔中炸裂,他眼里都泛起了泪花夭寿啊里面居然还加了油和盐,是嫌还不够重口吗

    就那么一小口,他已生无可恋,觉得刚才还不如让李儒弄死算了。

    可李儒见状却露齿一笑,端起自己眼前的茶汤,慢条斯理地啜饮了一口,才享受般道“何公子,茶乃得天地灵气而生,用心饮之,能使人清醒而宁静,乐不思乱”

    何瑾还能说什么

    只能做出一副惭愧的表情,道“李博士不愧乃风雅之士,博学多才,在下拍马不能及也。”

    “何公子过谦了。”李儒便一扬手中的绢帛,神秘笑道“有此一番上谏,便知公子之谋胜儒百倍。如此董公进位太尉,统掌天下兵马,名正言顺,那些士人若是再不从,便乃抗命不遵之逆臣”

    不错,何瑾让何咸写的那篇文章,便是上表朝廷晋董卓为太尉的奏文。

    董卓如今是当朝的司空,主掌天地水土之事,却去夺那些士人的兵权,显然手伸得有些长了。而当了太尉后,一下便形势逆转。

    太尉主掌天下兵马,抢兵权很正常,不抢才不正常呢。

    只是,如此简单的计策,便会让李儒震惊不已

    当然不会。

    董卓名不正、言不顺一事,李儒当然也意识到了,更能想到让董卓晋身太尉这一策。

    可前些时日他们刚让吕布做了丁原,弄得群议汹汹当然,就算如此,凶横的董胖子也可以不要脸地自封太尉。

    但反过来再说,华夏向来就是个讲究礼数和体面的国度。能要点脸的话,当然还是要点最好。

    而此时何咸的这封上书,分明就是捧着金光灿灿的大脸送过来了故大将军之子都认可老夫该统管天下兵马,你们那些唧唧歪歪的士人,还有什么理由反对

    最难得可贵的是,李儒根本没想到过何家。何家却已知情识趣地主动送来,实在太贴心温暖了。

    当下心情一愉悦,看何瑾就顺眼多了“不曾想,何家公子如此一心为太尉着想,某却让二公子受了委屈。作为赔罪,二公子务必赏光留下用饭”

    “不不不,不用了”何瑾吓得连连摆手一碗夺命销魂茶,就知道你家的重口味了,我还不想那么英年早逝。

    至于理由,自然也是现成的。

    “先父丧期未满,在下未在府中守孝,已会遭人指点。若还被发现欢歌宴饮,岂非更会被人人唾骂”

    果然这理由一出,李儒就嘀嗒小说dida算再毒辣有手段,也无可奈何。只能起身送着何瑾离去,一直都送到了门口。

    待何瑾的马车缓缓消失在视线外后,他当即又忍不住喜色,吩咐门房道“让马夫套好马车,某家要去司空府一趟。”

    到了司空府,尚未入堂便听到董卓正在大发雷霆。进了大堂后,登时又闻到一股浓烈的酒气。

    正位上的董卓已然有些微醺,神色猛恶狰狞“那些该死的士人老夫几番低三下四宴请,他们竟敢一个个都不来总有一日,老夫要让他们知道厉害”

    堂下一众赔饮的将校,此时一个个噤若寒蝉,唯有一人昂然起身,抱拳言道“义父不必如此动怒。只需孩儿提一支并州骁锐,给那些酒囊饭袋些颜色瞧瞧,必然令他们前来俯首认错”

    李儒一看那人,眉色不由一阵厌恶。

    此人就是他用计收买而来的吕布,而董卓为了笼络他,非但擢为骑都尉,还收为了义子。吕布因此志得意满,又自恃武力不凡,很是有些不知自己几斤几两的意思。

    当下,李儒上前躬身行礼,随即又向吕布言道“吕都尉威凛如天神,自能震慑住那些士人。可只收得他们的人又有何用那些人若阳奉阴违,主公身旁岂非尽是些包藏祸心之徒”

    这话含沙射影,吕布却一点都没听出来。

    反倒是董卓,听闻后神色变幻了一丝,随即才瓮声瓮气地言道“文优来了啊可是不给那些人颜色瞧瞧,又当如何”

    “自然要名正言顺才行。”

    李儒便微微一笑,上前将何咸那封绢布交给了董卓,道“此乃何家公子进献的表文,上谏朝廷晋明公为太尉。”

    吕布这时才明白,李儒原来是拆台的。

    刀锋般的眉头一挑,不悦言道“就算义父当了太尉,统御天下兵马。那些人不从还是不从,还不如一番恫吓,好给他们些颜色瞧瞧”

    这下,李儒都懒得回复。

    董卓也瞟了吕布一眼,却还是耐着性子道“吾儿不可无礼那些士人最看重的,便是名正言顺。”

    “带兵前去威吓一番,只能告诉他们老夫无计可施了。可如这般借朝廷之势,逼他们就范,他们就算仍旧心有不服,却也会顾忌臣子之道,听老夫之命行事。”

    说着,董卓已忍不住大笑起来,称赞道“尤其让故大将军之子上奏此计,更乃一步妙棋文优果不愧老夫之智囊,如此高明的手段,真是神得不行”

    李儒强忍着不去纠正神得不行,可以换成神乎其神。此时他更在意的是将这份功劳独吞了,还是将何瑾那小子举荐上去

    举荐上去,就凭那小子机灵会来事儿的样子,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取代自己了;可独吞下去吧,又实在太没节操了

    没错,像他这样内心骄矜之人,往往在这方面又很在意。

    思来想去,便折中了一番,道“回禀明公,此计也并非全是属下所为。属下虽也想到了这一策,但劝服何咸写下表文之人,却是那何瑾。”

    “何瑾”董卓一听这个名字,脑海中立时浮现出那个能说会道、更会来事儿的少年形象。

    尤其之前他一番威之以势、诱之以利,许下重诺的法子,更使自己轻易将何家旧部、南北禁军和并州骁锐收入囊中。

    故而,他对何瑾的印象可极为深刻,好感度也不小。

    当下,便笑呵呵言道“原来是那个小子,竟跟文优想到了一块儿。嗯那小子虽是白身,却身怀谋略,是个可用之材。”

    说到这里,董卓眉色又有些遗憾,忍不住叹息道“可惜他正在服丧,老夫也不能强辟文优,你先派些人好生盯着罢。”

    李儒当即都有些懒得搭理董卓等你这会儿下令,我哪知何家最近都办了什么事上次他离去的时候,我就觉得那小子很是不一般,早就派人盯着了。

    “那就再多派些人过去”又一次被李儒暗暗鄙夷了的董卓,再度强行挽尊。

    可随后他的语气,不由又透出了几分认真,道“老夫有预感,若能得那小子一人,可胜过数万兵马”

    李儒当时就想提醒董卓不必如此。可不知为何,一想起何瑾那脸上时常浮坏笑,他就觉得此番恐怕不见得是小题大做。

    至于一旁的吕布,浅褐色的瞳仁也悠悠转了一轮,记下了这个名字何瑾就是文远提及过,那天生神力的少年郎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